首页

女s简公主

时间:2025-05-26 01:50:07 作者: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、院长李建立被“双开” 浏览量:64666

  中新社厦门8月14日电 题: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: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

 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商永

  “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。”从美国来到厦门30多年,厦门大学外籍教授、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对中国的绿色发展深有感触。

  中新社记者近日跟随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采访团走进厦门航空有限公司(简称“厦航”)时,潘维廉作为厦航旅客代表受访,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。

8月12日,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,讲述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。 中新社记者 龙敏 摄

  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持“中国绿卡”的外国人,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的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,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,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、参与者、见证者。回忆起1988年刚到厦门时,潘维廉说:“当时道路坑坑洼洼,尘土漫天,天天有断水断电的情况。”

 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,厦门生态环境结出累累硕果。2002年,潘维廉代表厦门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参加“国际花园城市大赛”,倾情讲述厦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。最终,厦门赢得了“国际花园城市”称号。他告诉中新社记者,当时一位评委说,“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城市”。

  2004年,厦门获得“联合国人居奖”。潘维廉说,厦门不断证明,经济发展不需要以牺牲绿色为代价。

  “如今,美丽的不仅仅是厦门。”潘维廉曾两次自驾环游中国,见证了许多中国的生态“蝶变”。1994年,他用3个月时间绕着中国开了4万多公里,从东部到西部,从海岛到戈壁,从长江到黄河;在内蒙古,汽车几次陷入沙坑,在牧民帮助下才得以脱困。“车子和我都成了黄色,鼻子里、眉毛上也是沙子。当时有些担忧,这里的生态需要多久才能改善?”

  2019年,潘维廉再次环游中国,发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,天蓝、地绿、山青、水净,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他说,1994年的嘉峪关,极目而望尽是黄沙,不见一丝绿色;25年后,到处郁郁葱葱,树木繁茂。

  “中国生态治理的决心让人敬佩,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。”更令潘维廉高兴的是,绿色发展凝聚了各界共识,许多中国企业和民众主动参与,垃圾分类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
  “厦航的绿色发展举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,展现了一家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。”如今,潘维廉时常乘坐厦航航班往来于世界各地。他认为,厦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,在中国率先发起“轻装出行”倡议以及发布“绿色账户”,都是非常积极的尝试。

  “对于我们旅客来说,选择一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航空公司,不仅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,享受到环保的旅行体验,而且能获得厦航的一些绿色权益,这无疑会增加对旅客的吸引力。”潘维廉认为,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责任,需要每个人都参与。

  在见证中国奇迹的同时,潘维廉通过写信、出书、拍摄短视频等方式,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。“这其中就包括厦航的故事,对于全世界实现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。”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提升 21.1%

仅几年时间,这个传统内河港口变身“世界的中转站”,货物通达10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余个港口,大大拉近了我国西部内陆与世界的距离。

甘肃夏河山火明火已扑灭 现场已无烟点

一边是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,一边是“2024inclusion·外滩大会”,同一时间在上海举行的两场会议将重点都投向了金融和科技。上海肩负加快建设“五个中心”重要使命,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是重中之重。为实现“双轮驱动”,上海正为金融、科创“双中心”联动搭建“桥梁”。

体考前喝能量饮料有用吗?

3月28日,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林肯中学师生代表结束11天的访华之旅,回到家乡。面对记者,他们不顾长途飞行的疲惫,滔滔不绝讲起在中国的所见所闻,一个个满脸的兴奋与激动。

透过家书看家风传承·赤子心 | “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”

(中国)古代的科技的水平,就是它没有实验科学,主要是一个观察。很多就是在实践中慢慢地、不断地历代去积累,历代地去丰富、升华。先(发现)穴位,后来有了经络,后来有了不同的刺法,一直到现在的针灸。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非常的智慧,又善于总结经验。它一直能发展到今天,自成体系,所以到了今天。西药到现在只有两个药(历史)过了百年,阿司匹林、硝酸甘油。我们的金匮肾气,2000年了还在用。为什么?就是它的源于自然,它是多个药物组成的复方,它的生命是持久的。21世纪是复方的世纪,对待复杂性疾病,中药这种调理,这种复方的多靶效应的治疗,是方向。

尼日利亚数周洪水造成至少179人死亡

2月22日,温华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他对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消防救援中心(以下简称“救援中心”)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。他表示,救援中心“对招聘专业认知度理解不到位”,为什么让大学生来“埋单”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